20世纪30年代初,德国研究人员制成了一组名为磺胺类(sulphonamides)的抗菌药物,但它们的效果不是随时都足够好,还经常带来严重的副作用。在牛津,一队生物化学家,在澳大利亚出生的霍华德·弗洛里(Howard Florey)领导下,开始寻找更有效的替代方案,在此过程中,他们重新发现了弗莱明的青霉素论文。牛津大学的首席研究员[30]是一位名叫恩斯特·钱恩(Ernst Chain)的古怪德国人,跟阿尔伯特·爱因斯坦惊人地相像(甚至都留着浓密的小胡子),但性格却更为苛厉。钱恩在柏林一户富裕的犹太家庭中长大,阿道夫·希特勒当权后,他逃到了英格兰。钱恩在很多领域都很有天赋,他从事科学工作之前,是众人眼里公认的钢琴演奏家。但他也是一个很难相处的人,脾气反复无常,还有着略带偏执的本能——不过,公平地说,如果哪一个时期犹太人偏执些当属正常,那就是20世纪30年代了。乍看上去,他不像是个能做出任何重大科学发现的人[31],因为他病态地害怕被毒死在实验室里。尽管害怕得不得了,钱恩仍坚持了下来,他惊讶地发现,青霉素不仅杀死了小鼠的病原体,还没有明显的副作用。他们找到了一种完美的药物:一种可以破坏目标,而不会造成附带伤害的药物。可一如弗莱明的认识,生产出临床可用剂量的青霉素,实在太难了。
相关影视:曼谷肉宴21电影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