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功效】清咽消肿,理气降逆。
【主治】
1.五官科系统疾病:甲状腺肿,甲状腺机能亢进,急性舌骨肌麻痹,嘶哑,咽喉炎;
2.妇产科系统疾病;膈肌痉挛,唾液分泌异常;
3.其他:喘息,低血压等症;
4.为甲状腺手术常用麻醉穴之一。
【刺灸法】
刺法:
1.直刺0.5~0.8寸,局部酸胀,可向咽喉部放散,出现发紧发胀之感。
2.注意针刺不可过深,以免引起迷走神经反应。
灸法:艾炷灸3~5壮,温和灸5~10分钟。可灸。
穴位详解
扶突:扶,帮助、扶持也。突,冲也。该穴意指大肠经经气在外热的扶助下上行天部。本穴物质为天鼎穴蒸发上行的水湿之气,性滞重,至本穴后无力上行于天,是在心的外散之热扶助下才得以上行,故名。
禾髎
【穴位一找准】在上唇部,鼻孔外缘直下,平水沟穴。鼻孔旁开0.5寸,正坐仰靠或仰卧取穴。
【解剖】穴下为皮肤、皮下组织、口轮匝肌。皮肤薄而柔软。有上颌神经的眶下神经分布。有面动静脉的上唇。针由皮肤,皮下筋膜直入口轮匝肌,该肌由面神经颊支支配。
【功效】祛风清热,开窍。
【主治】
1.五官科系统疾病:鼻炎,鼻出血,嗅觉减退,鼻息肉,咀嚼肌痉挛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