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这就是民间盛传的“凤换龙”以及乾隆下江南的真正原因。
和这个故事齐名的,还有一个“草房之谜”。
康熙四十九年五月,康熙帝按照惯例率众皇子及文武百官,乘车骑马,浩浩荡荡地到承德以北的四百里围场进行“木兰秋[5]”。这方圆四百里的围场,又分为四十七个小围场,康熙率众在此展开了一次具有多重意义的围猎活动。直至九月初,众人转到了离承德不远的阿格鸠围场,这是最后一个场次的行围。就在这个初秋的黄昏,年轻气勇的皇四子胤禛同几个随从,在一片山野密林中发现一头梅花鹿正在引颈狂奔。胤禛立即引弓搭箭,对准鹿的头部“嗖”地一声射了过去,眨眼工夫,那梅花鹿便倒地翻滚,哀嚎不止。当胤禛等人骑马奔过去时,鹿已断气身亡。他令随从恩普砍下鹿角回营登帐,并将温热新鲜的鹿血用随身携带的野餐用具盛住,“咚咚”地喝了两口,然后打马回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