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剧那些令人难忘的定义,都基于它那显然与悲剧对立的特质:“世界对于思考者来说是喜剧,对于感受者来说是悲剧”[霍勒斯·沃波尔(Horace Walpole)];“从远处观看的生活是喜剧,从近处观看便成了悲剧”(查理·卓别林);“悲剧是我割破自己小指的时刻;喜剧是你掉进敞开的下水道死掉的时刻”[梅尔·布鲁克斯(Mel Brooks)]。所有人都沉醉在将喜剧看作一种超然的视角中,但在很久以前,有人就已经意识到,喜剧与悲剧并不是真正对立的两者。在柏拉图的《会饮篇》(Symposium)结尾处,苏格拉底要求两位对立戏剧模式的典范级大师[阿里斯托芬与阿伽颂(Agathon)]承认,“喜剧的天才等同于悲剧的天才,真正的悲剧艺术家,其实也是喜剧艺术家。他们不得不认同这一点,因为他们已昏昏欲睡,没有完全跟上这场争论。”虽然这里的辩论没有确切的结果,但克里斯托弗·弗赖伊(Christopher Fry)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阐释:“当我第一次开始写喜剧的时候,它的概念首先浮现为某种悲剧,”他继续解释道,“如果这些人物没有资格出演悲剧,也就不会存在喜剧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我必须跨越其中的一种形态,才能抵达另一种艺术”。或许悲剧与喜剧要比人们所想象的更为相似。事实上,我们可能会想,为什么人们常常觉得必须分开讨论。
相关影视:电影鬼市全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