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史记·封禅书》中,有两段关于秦史官情况的记载。一条是:“文公梦黄蛇自天下属地,其口止于鄜衍。文公问史敦,敦曰:‘此上帝之徵,君其祠之。’于是作鄜畤,用三牲郊祭白帝焉。”金德建认为:“史敦是秦国最早的史官,也就是现在所可考见的《秦记》的最早著作者之一。”[2]说史敦是秦最早的史官,可能问题不大,说他是《秦记》的最早作者,目前还缺乏更有力的材料来证实。另一条是:“秦缪公立,病卧五日不寤。寤,乃言梦见上帝,上帝命缪公平晋乱。史书而记藏之府。”这已是明确的史官活动记录,反映了史官记载并收藏特别史实的工作程序。此后,秦史官记史、修史活动当有所发展。大家熟知的典型事例是秦赵渑池之会,两国史官互记对方君主鼓瑟、击缶的故事。统一后秦皇朝的官方史学工作正常进行,且有一定成就。
秦政府设有专门机构,配备专门人员搜集管理图书资料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记载,秦御史大夫下有中丞,在殿中兰台,掌图籍秘书。汉丞相张苍,在秦时即曾任御史,得以明习天下图书计籍。《汉书·艺文志·六艺》录有“《奏事》二十篇”。注云:“秦时大臣奏事,及刻石名山之文也。”可见秦图书档案的保管整理工作很有成绩。秦燔灭文章,使天下图书遭一劫难,但政府掌管的图籍却在保护之列。后来刘邦入咸阳,萧何“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”。因而在楚汉相争中,汉以“具知天下厄塞、户口多少、强弱之处、民所疾苦”[3],掌握了制胜的主动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