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峨嵋山求知堂,同学们常谈论一些道听途说的修道界趣事,贺亚男对云中坊的防护罩略有了解。如今亲眼见到,不算特别惊奇。然“星槎”两个字是第一次听说,她这个半文盲搞不懂。
“星槎,什么的东西?”贺亚男拿腔捏调地问。
张澜耐心解释道:“槎是筏子、舟船的意思,星是古代传说中的星辰。因为圆台在空中飘移,像天上的舟船航行于星星之间,所以起名为‘星槎’。”
噢,贺亚男煞有介事地点点头,作恍然状。其实她仍然不知道“槎”字怎么写,但不好意思再问下去。
云中的建筑物渐渐靠近,终于呈现在面前。贺亚男失声叫嚷:“啊,好壮观。”黎仲炳是个沉稳寡言的汉子,也不禁显露出惊异。
浮在空中的,是一块极其巨大的岩石,甚至岩石不足以形容,应当说是小山。它的体积有雁荡山群峰的四分之一大,外形更扁更平,其上建有近百幢建筑。
浮岛最下面有一块突出的平台,类似于河埠头。圆台尚未停稳,贺亚男迫不及待跳到码头上,一溜烟跑过几十级台阶,踏上了浮岛的正式地界。
放眼望去,街道上店铺林立,人流穿梭不断,宛然是一个繁华的镇子。
迎面一片宽阔的广场,中心竖立着一座高大的钟楼。楼阁分四部分,最顶端是刻着十二个标度的圆盘,有钟摆、时针和分针指示时间。往下是钟楼的两肩,左右各有一个巨大的透明圆球,里面盛满了水。第三层四周封闭,从外面只能看见一扇小门,内部隐藏着齿轮、杠杆等机械传动装置。底层是一个大水池,接收从上面两个水球流下的水,外壁上画着春夏秋冬的风景,象征时光流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