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小学到初中,她所向披靡,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前三,经常是第一名。等到了初二,班里突然来了几个转校生,听说还是从大城市里来的,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,暂时到这里借读一年。那时候,乡镇的初中刚开始普及英语教育,何秀竹他们英语老师就是个中师毕业生, 一口英语听起来满是山东腔,读课文像英文版的山东快板。但新来的几个学生,张嘴就是美国音,人家甚至能用小录音机直接听英文歌,边听边唱,还能跳很多高难度的动作。多年后她才反应过来,他们听的是迈克尔·杰克逊,全世界都有名。再一次考试,她的排名一下子落到了班级的第五,她不服气,起早贪黑学习,可最后还是比人家差几分。有那么几次,拿到成绩单,看着那微弱但永远无法拉近的差距,她挺悲哀的,吃得比人家差、穿得比人家差,她都能接受,可成绩比人家差,她心里头不服气。但有什么办法呢?除了更加努力,她什么也做不了。
好在初三下学期不久, 这几个人就都走了,何秀竹又回到了班级前三名。期中考试一过,就要报考了,班主任在班会上跟同学们说,班级前三名就俩选择,第一个是考中专,三年毕业,毕业就是国家干部,一辈子不愁。第二个就是考高中,读三年,不一定考得上大学,考上了,不一定能有工作。班级前十名,就看你能不能超常发挥,碰碰运气。剩下的同学,想参加的就考一下,给自己留个念想,不想参加的就别浪费报名费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