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承想,元载主政的这些年,向地方派出了大批的都团练使,元载给他们的定位也很单纯:别管大军区司令员,收买和控制州刺史,搜刮民脂民膏。
州刺史如果选择依附元载,就可以继续执掌地方兵权,埋头捞钱;如果不依附元载,对不起,等着被元载蹂躏吧。在这样的游戏规则下,全国刮起了一阵搜刮民脂民膏的贪腐之风。
杨绾上台之后,给李豫提了个建议:撤销州团练守捉使,以后在非紧急军情下,州团练守捉使不允许擅自召见州刺史,或让刺史停职。
不过,为了保证地方政府的自卫能力,由朝廷限定团练部队的人数编制,招募来的民兵,由官府给他们家人提供粮食和食物,称为“官健”,春夏的时候,民兵回家耕地,秋冬的时候,集中服役,由官府发放口粮,称为“团结”。
改革之后,依附元载的团练使或刺史被就地革职,杨绾重新划定了藩镇节度使、都团练守捉使、刺史、县令等人的职责范围和薪酬待遇,既稳定了地方官员的情绪,也加强了中央朝廷对他们的统治。